高校信息透明度哪家强?记者昨日从《中国高等教育透明度指数报告》获悉,2014年教育信息透明度最高的大学是中国海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湖南大学,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传统顶尖高校并未排入前十,北大更是跌出前50名,位列62名。
去年,教育部发布新规,将专长生招生、基建工程招投标、校级领导干部社会兼职、因公出国等纳入《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情清单》,需要高校即时公开、确保真实。
成效到底怎么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革新工程项目组就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评测对象涵盖教育部直属高校、“211”、“985”等在内的115所高校,反映了2014年12月31近日高校网站主动公开和2015年1月十日前依申请公开的评测状况。
评估的规范是“只看有无,不问好坏”,信息公开程度最好的高校前十名中,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3所在京高校。地方大学正在异军突起,如湖南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排进前20。
国防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等国防和军医类大学排名垫底。
同时,报告也提醒公众,信息公开水平只不过反映高等学校管理水平和依法治校水平的指标之一,并未必直接反映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但信息公开做得好,势必会对其管理水平和教学科研水平有所促进。
无独有偶,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近日发布的第三方评估《2014年度高校信息公开状况评价报告》,75所直属高校中,北大仅排在58名,人大和清华则分列第25名和26名。
焦点1
过半高校未按时回话申请公开
依申请公开方面,项目组发现,截至2014年底,115所高校中,已有87所高校开通了依申请公开途径,但经向83所高校提出公开申请验证发现,第一,部分高等学校的申请途径还不够畅通,如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学校提供的在线申请途径没办法用。
第二,依申请公开的回话率低、时效性差,其中过半数高校未在规按期限内做出回话,符合时效需要回复的仅40个。
最后,回话形式也不规范。在收到的41所高等学校的回话中,有7所高等学校是通过电话回复,1所高等学校是通过EMS回复,33所高等学校通过邮件回复。绝大部分高等学校只不过给出了信息所在网页链接等的简单说明,只有武汉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复旦大学等极少数学校出具了加盖学校公章的正式回复函。
焦点2
3所高校未公布校级领导名单
依据教育部去年公布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情清单》需要,高校校级领导干部社会兼职状况、因公出国状况,将面向社会公开。
对此,项目组评测发现,有6成高校公开了全部校级领导社会兼职的状况,但仍有近2成高校没公开有关状况。
因公出国方面,只有一半高校公布了校级领导2014年度因公出国状况,有4成高校完全没公布这方面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尚有3所高校未公布校级领导名单,2成高校未公开全部校级领导介绍,4成高校没全部公开校级领导的分工状况。
焦点3
仅两成公开校办企业财务信息
“高校采购及招标是其基础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其财务运行的具体环节,一旦监管疏漏,就容易产生暗箱操作,滋生腐败,需加强公开力度。”社科院项目组负责人介绍,为此,项目组考察了仪器设施采购规范规范及采购、图书采购规范规范及采购、药品采购规范规范及采购、重大基建工程招投标规范规范及招投标等的公开状况,结果显示有7成高校公开了一年内的仪器设施采购信息,有8成高校公开了一年内的重大基建工程招投标信息。而在校办企业公开方面,项目组通过评测发现,公开一年之内更新后的校办企业资产信息、负债信息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信息的高校,均仅占比约2成。今年初,北大校办企业北大方正集团多名高管应有关部门需要帮助调查一事,也让公众担忧高校校办企业的腐败空间。
此次项目组也考察了各校公开受捐赠财产管理规范规范、同意捐赠财产和用捐赠财产的状况,显示有6成高校公开了一年内同意捐赠财产的信息,但只有45.22%的高校,公开了一年内所同意捐赠财产的用法信息。